09-the-handbook-of-sociolinguistics.pdf
09-NATIONAL AND STATE LANGUAGE.pdf
09-discourse new maker.pdf
s07-張學謙-愛爾蘭的語言復振規劃.pdf
s07-語言景觀與語言保存規劃.pdf
s07-徐明敏-歐盟語言政策.pdf
20171218(盧秀鳳)
愛爾蘭的語言復振規劃 張學謙 台東大學華語文學系副教授
瞭解當代愛爾蘭民主政治學術研討會-追念吳潛誠教授
語言常常是抵抗外來文化霸權或是象徵的宰制的武器。愛爾蘭得以獨立建國和愛爾蘭語運動有極為密切的關係(張學謙,1998;李勤岸,2004)。
吳潛誠(1999)的《航向愛爾蘭:葉慈與塞爾特想像》就探討愛爾蘭文藝復興對台灣的啟示。他認為愛爾蘭能獨立建國,和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有關, 這個運動透過「追尋愛爾蘭的特性,追尋愛爾蘭的身分和認同,創造愛爾蘭的想像」,從而建立起愛爾蘭人強烈的民族意識和獨立建國的熱望(吳潛誠,1999: 37)。
文本中嘗試評估愛爾蘭語復振規劃的成效,以Fishman(1991)挽救語言流失理論為基礎,指出官方語言規劃的限制, 並討論愛爾蘭語言復振對台灣語言規劃的啟示。
並提出兩個主要的語言文化目標(Fennell, 1980:33):1)在說英語 的愛爾蘭地區復興愛爾蘭語,使之成為日常用語;2)在原本說愛爾蘭語的區域, 挽救愛爾蘭語使之免於流失。愛爾蘭政府主要透過學校的愛爾蘭語教育以及在嘉 爾它克特(Gaeltacht)2 進行區域計劃來達成這兩個目標。這兩項語言復振工作 就是本文主要的分析對象。本文的結構如下:前言之後,第二節呈現愛爾蘭的社 會語言背景;第三節討論學校愛爾蘭語教育;第四節討論嘉爾它克特區域計劃和 語言復振的關係;第五節為本文的結論與建議
西元六世紀到九世紀之間是愛爾蘭語的「黃金時代」,當時西歐唯有愛 爾蘭語以本土語言的身份使用於文學作品,甚至在八世紀之前,就差不多取代拉 丁語,當作宗教語言。
1172 年Anglo-Norman入侵,愛爾蘭語還是有很強的活力, 甚至同化入侵者的語言。一直到十七世紀英國加強對愛爾蘭的統治,愛爾蘭語才 漸漸衰落(張學謙,1998)。到了 1850 年代愛爾蘭已經快要變成完全說英語的社 會,只會說愛爾蘭語的人口只剩下 5%,另外 23%是雙語人。1851 年和 1861 年 的語言人口普查顯示愛爾蘭語人口低於 25%(Hudson-Edwards, 1990:65)。
在這個語言存亡的關鍵時刻,愛爾蘭人開始覺醒著:「Gan teanga, gan tir(語 言滅,民族亡)」,展開結合愛爾蘭的文化民族主義進行愛爾蘭語運動。「反英國 化」是愛爾蘭文化民族主義論述的主題,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 Douglas Hyde 的 「愛爾蘭抵制英國化的必要」。
在這篇文章中,Hyde 批評英國化的愛爾蘭人放棄 母語,改說英語;只知道英國文學,對自己的文學傳統一竅不通。Hyde 認為喪 失愛爾蘭語是英國化最大的危害,因此最重要工作就是阻止愛爾蘭語的流失。愛爾蘭於 1921 年成為自由邦 (Irish Free State) ,1937 年愛爾蘭憲法宣佈自 由邦為共和國,1948 年 12 月 21 日愛爾蘭宣佈脫離英聯邦。。Rubin 認為愛爾蘭得 以獨立成為愛爾蘭自由邦和母語復興運動有很大的關係,母語運動激起愛爾蘭的 民族意識和追求民族自主的決心(引自黃宣範,1995:178)。
愛爾蘭獨立 後,就在憲法第八條規定愛爾蘭語為國家語言,並為第一官方語言;英語為第二 官方語言。雖然當時愛爾蘭語只是少數國民使用的語言,大多數人日常使用的語 言是英語,不過爲了政治的考量還是把愛爾蘭語列為第一官方語言 (Edwards 1984)。
表一:日常使用愛爾蘭語的程度 嘉爾它克特 非嘉爾它克特 總計
Comments (0)
You don'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.